重大利好!政府出台政策补贴宴席消费

结婚产业观察·2025-09-04 09:16
1753
政府刺激消费、支持餐饮业复苏!浙江省商务厅等18部门制定相关举措,拟推餐饮优惠、发消费券促餐饮消费。

2025年9月2日,浙江绍兴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相关内容。这项包含15条具体措施的政策方案中,针对餐饮宴会消费的补贴政策尤为引人注目,被视为当地政府刺激消费、支持餐饮业复苏的创新举措。

01


精准补贴:宴席消费的 "强心剂"

“餐饮业,是吸纳就业的核心产业,此举意在进一步支持餐饮消费。”绍兴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单子岚表示。

根据《政策》,绍兴将对在酒店举办宴席,桌数5桌及以上且消费满10000元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按照酒店销售发票含税金额分档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

此外,《政策》提出发展演艺经济,吸引“研学游”“大团游”“入境游”,扩展离境退税,支持休假和疗休养,统一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介等5项举措。对在我市举办演唱会、音乐会的,按累计售票人数给予举办单位分档奖励;支持书场、小剧场等演艺场所和景区、文旅街区内举办各类演出活动,根据演出情况,分档给予相应补助。大力吸引各类“研学游”“大团游”“入境游”来绍;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鼓励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网点拓展和服务提升;推行中小学“春秋假”;鼓励市内外均可开展疗休养活动,重点向优秀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企业一线职工倾斜。

除了上述专门举措,绍兴还将在多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刺激餐饮消费。

眼下,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城市争霸赛正火热进行中。《政策》提出,做大“票根经济”,支持在“浙BA”城市争霸赛期间发放专项消费券,鼓励餐饮、住宿、商超等企业参与票根优惠活动。“目前,绍兴已明确,凭‘浙BA’票根,在赛事当天及前后各2天(共5天)可在绍兴餐饮名店和特色商圈享受专属折扣,实现‘观赛-消费-返利’良性循环,打造赛事引流消费闭环。”单子岚说。

据介绍,在政府层面,绍兴计划安排超1亿元资金用于商务领域的提振消费政策条款,大力推进消费券精准投放,重点向汽车、商超、餐饮等领域发放。

同时,还将聚焦“夜间经济”热点,通过支持商业综合体、街区、购物中心(商场)发展延时经济,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持续释放夜间消费势能。《政策》明确,对营业时间延迟的店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运营主体,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

此外,绍兴将针对高校大学生发放专属消费券。“目前,绍兴全市有近14万名在校大学生,每年还有约15万名新增就业大学生来绍发展。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旺盛,我们将以这次提振消费活动为契机,全方位聚焦同学们求学、求职、旅游、实习等关键需求,全领域推出鼓励支持大学生食宿、商超及其他高频消费所需的消费券。”绍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邵旭辉说。

据介绍,绍兴共安排760万元专项资金,以消费券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补贴,每人最高可享500元优惠,直接用于抵扣部分在绍餐饮、住宿、商超等消费开支。

02


当前政策下的困境与影响

绍兴出台此项政策,直接针对的是2025年以来餐饮宴会市场,特别是中大型宴会消费面临的现实困境:

1. 政务与高端商务宴请需求锐减:2025年5月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出台后,高端餐饮流水骤降,部分地区跌幅高达70%。这导致许多依赖包厢消费、高客单价宴会的传统酒楼收入断崖式下跌,部分难以支撑的酒店甚至出现亏损。

2. 婚宴市场面临压力:近年来结婚率持续走低,直接影响了婚宴市场的规模。

3. 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消费者,都更注重性价比和理性消费。 企业普遍降低餐标报销标准,个人消费者也更偏爱灵活、轻量的社交方式。

其次,绍兴的宴席补贴政策兼具短期消费刺激与中长期行业转型的双重价值。

一方面,真金白银的补贴能直接降低新人婚宴成本,也让企业、家庭在举办聚会时减少消费顾虑,从而有效释放此前被抑制的宴席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策能帮助酒店消化闲置产能 —— 近年来部分高端酒店的宴会厅、厨房及厨师团队常处于不饱和状态,新增的宴席订单将显著提高场地与人员的利用效率。

同时,政策设定的 “5桌且消费满1万元” 门槛并非高不可攀,这一合理标准正引导酒店业从过往偏重高端商务场景,转向关注家庭聚会、寿宴、满月酒等更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推动产品设计与服务模式向大众化、亲民化转型。

此外,补贴申请对规范发票的要求,还将倒逼传统酒店打破原有粗放管理模式,加快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与数字化水平,以更好适配政策流程与当下消费趋势,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03


预期影响:利好效应下的行业挑战

尽管绍兴宴席补贴政策释放的利好效应显著,但餐饮宴会行业潜藏的结构性挑战仍需重点关注。

一方面,补贴资金存在明确的周期属性,行业需警惕 “透支效应”—— 商家若仅依赖政策优惠吸引客群,未同步打磨产品与服务,待补贴结束后恐难留住短期引流的消费者;另一方面,补贴本质上是 “治标” 之举,虽能缓解行业短期经营压力,却无法替代长期转型的核心价值,行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跳出对政务商务消费的路径依赖,真正转向深耕大众市场与家庭消费的 “治本” 之道。

与此同时,政策引导下的平价宴席需求增长,也对企业提出了新考验:如何在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确保菜品品质与服务水准不打折扣,避免因成本压缩损害品牌声誉;更需警惕的是,若多数企业均围绕政策导向布局同类宴席产品,可能加剧市场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在这样的市场语境下,餐饮宴会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渐清晰:市场结构或将向 “哑铃型” 演进——一端是凭借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成熟品牌效应占据优势的头部酒店,另一端是聚焦主题婚宴、特色民俗宴席等细分领域的 “小而美” 的场馆,而那些缺乏核心特色、运营成本高企的传统酒店,可能面临加速淘汰的风险。

场景创新则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方向,宴会不再局限于 “吃席” 的单一功能,而是向细分化、体验化升级:“宴会+文旅” 模式将本地文化特色融入宴席流程,打造差异化体验;“宴会+社交” 模式则瞄准年轻人对轻社交、自我表达的需求,设计更具互动性的派对式宴会;“宴会+节庆” 模式则深耕传统节庆文化,进一步挖掘家庭消费潜力。

此外,运营精益化也将成为行业共识,企业需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食材浪费、应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等方式降本增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 “性价比” 的需求,为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04


写在最后

政策出台释放了政府重视餐饮行业的积极信号,这比政策本身的资金支持更为重要,如同给略显寒冷的餐饮宴会市场送来了一个“暖水袋”,能起到短期升温、刺激消费的作用,也为酒店业消化产能、吸引大众客户提供了契机。

“看到政府出手提振消费,我们感受到了支持,也更加坚定了做好大众市场的信心。”一位从业二十年的酒店总经理表示,“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推出更适合当前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行业组织相关负责人认为,政策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引导,能够撬动更大的消费市场,帮助行业度过转型期。”

但要想真正穿越周期,仅靠政府补贴是不够的。餐饮宴会企业更需要借此机会主动求变:一是深耕家庭、亲友等大众消费市场;二是打造差异化、体验化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苦练内功,实现精细化、数字化管理,降低成本。

政策的温暖很重要,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体质过硬。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